【李想中国·文化旗帜】我们要物质上和精神上双

编者按: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维护好我们党的文化旗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央网信办网信局指导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光明网联合推出《响亮中华·文化旗帜》专题视频(第十四期党员公开课)。本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室副教授王旭阐释“我们要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富裕”。简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北京市图书馆。作为二十世纪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北京UB中心,拥有800万册海量图书,可以全天候满足市民的求知欲。开业一年内,举办文化活动3400余场,惠及线上线下读者1800万人次。各种开创性的设计相辅相成,被认为是“未来图书馆的绝佳范例”。在土地宝贵的现代化大都市,我们为何要花费如此多的精力建设地标性文化设施?那是因为搞建设、搞开发,物质一定要丰富,“口袋”一定要充饱,“脑袋”一定不能空!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共舞时,才能创造出中国现代化的美妙画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成就的总结和结晶。两者相辅相成、协同工作促进国家发展和文明发展。纵观人类历史,大多数能够长期持续繁荣的国家,不仅创造了强大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足以统治时代的精神文明。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长河中,四大发明与经典、历史发生了碰撞。长城与运河并重礼、乐、教。中华民族历代先祖同时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辉煌丰富的成就。他们也知道两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孔子当时就说过,治国先“富而后教”。先富起来,再实施人文教育,让人们学会崇善的行为和尊重。只有当“财富”和“教育”“合力才能强国”,这个理念在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意义。当前,我们正致力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振兴。到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将接近135万亿元,汽车保有量超过8万辆,智能手机超过340万部,快递物品超过4.7亿件。每一天都在表达着中国发展的蓬勃生机。然而,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精神文明的必然发展,当今社会存在着许多思想道德排斥、人际关系淡漠的现象:有的人崇尚“佛法”,满足于“平淡的生活”;有的人“注重金钱”(金钱就是金钱),准备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的人则粗俗喧哗,“自娱自乐”。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追求富裕、物质丰富,就不能让精神上的“饥饿”摧毁我们,否则国家就会失去灵魂,走向歧途。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困也不是社会主义。同样,中国式的现代化不能是拼命积累财富而缺乏信仰和物欲,而必须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样丰富的现代化。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俗话说“手中有饭,心中不慌”,要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探索如何让物质基础“搭台”、精神文化“唱戏”。物质文明建设保障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一些边远地区,各族人民经济、交通条件相对落后,受教育程度有限,视野和思维能力不足。如今,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的推进,很多人在工厂里工作,逐渐适应了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掌握了新知识、新技能,甚至接受了普通话培训。他们不仅赚钱了,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充分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发展对先进文化传播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继续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国无德而兴,人无德而立”。一个古人说“主人翁、正义、诚信是一个国家的四个维度。如果这四个维度不维护,国家就会消失”。思想道德价值观就像高墙和柱石,支撑着国家大厦的建设。今天,我们肩负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有所作为。我们要继续以推动文化建设、强国建设为中心,夯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共同思想基础。多年来,大家都能感受到,通过不断的精神文明建设,全社会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慈善工作正在我们身边发生:餐馆老板给环卫工人免费提供食物;外卖员抢着接婴儿车滚进电梯;新疆叔叔们长途跋涉4000公里,捐赠11头牛、20万现金支援贵州抗洪救灾……每一份关怀和善意,都汇聚成了“中国式团结”的强大精神力量。不仅如此,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也给物质文明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我国旅游文化、创意文化不断涌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向冲刺”。这款由中国企业孵化推广的拉布布娃娃不仅以其独特的“丑”外观和“开盲盒”消费模式创造了惊人的销售业绩,而且极大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的情感融合和精神消费需求。从北京拍卖会上的高价下跌到洛杉矶和牛津街头排队抢购产品的年轻人,拉布布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场所虽然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也清楚地表明,创意文化产品可以直接触动人心、传递情感,有效增强文化自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同样,作为原创IP开发商,米哈游以游戏为现代载体,赋能hfoster文化获得商业成功,走上共赢的发展之路。 《皮管女神》将京剧元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传播到国外,《原神》《崩坏星轨》多次出现在国际主流市场的榜单上。这种以IP为主体、技术为支撑、文化为内涵的创作传播,是文明精神建设融入现代数字生活的鲜明体现。这些事例说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让人民群众身心愉悦、振奋社会精神,而且也真正推动经济创新发展,谱写中国发展的辉煌篇章。事实上,物质性是文明的基础,精神性提升了文明的内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侧面,密不可分、密不可分。如今,两者就像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两只翅膀。只有齐心飞翔,同频共振,中国式现代化才能顺利,伟大的中国梦才能顺利实现。 “当我们国家高楼林立的时候,中华民族精神的建设也必须巍然屹立。”这是我们的理想、我们的信念、我们奋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