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云”技能热潮开启

- 编辑:admin -

湖北荆门:“云”技能热潮开启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来信郑文杰、钟旭、金荣)2025年“湖北工匠杯”全省首届低空经济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于10月20日在湖北荆门举行比赛并致辞。荆门市委书记胡亚波出席开幕式。大赛改变了“赛、展、会、演”的模式,以赛选才,以赛兴业,谱写了技能照亮未来的“晶彩”篇章。 首届低工业低工业职业技能职业产业启动仪式。通讯员供图 10月19日至21日,2025年“湖北工匠杯”职业行业首届低高经济行业职业竞赛在荆门举行。来自全省24支代表队的242名选手带着梦想而来t同一个阶段。他们在五个类别中进行角逐,包括无人机飞行员(航拍、物流)、无人机装配和维护人员、飞机和航空仪表装配。他们搭起一座低矮的城市,去飞翔,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选手们在比赛中磨练了自己的技术,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比赛共产生金奖8个、银奖16个、铜奖24个,优秀单位贡献奖6个、优秀协会奖12个。 科技竞赛主题弘扬荆楚、弘扬低空飞行员。通讯员供图 本次大赛以“季节性质”为特色,精准锚定低高经济的人才需求。 “这项比赛从一开始就紧跟时代的节拍,紧紧围绕经济低空行业所需的各项技能。”无人机驾驶员(物流)比赛裁判员王古昌表示,现在如今,低空经济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是国家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湖北致力培育的特色新兴产业,是新生产力的生动代表,而无人机产业正是这一领域的“领头羊”。 大赛以“科技发展荆楚”为主题,以“引领低空”为主题,设立无人机飞行员(航拍、物流)、无人机装配维修工、航空仪表装配工(机电仪表)、飞机装配工(钣金工)5个竞赛类别。一个个精准命中低层次经济研发、生产经营主要环节;更值得思考的是,大赛还融入了智能传感器、数字通信、视觉识别等新技术应用场景。它就像一扇窗户,让永远人们清晰地看到无人机行业与其他行业碰撞中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直观地将低空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呈现在眼前。 无人机安装与维护领域。通讯员供图 ARICHRAFT ASSEMBLER(钣金工人)竞技场。通讯员供图 无人机飞行员(航空摄影)比赛。通讯员供图 航空仪表比赛(机电仪表)。通讯员供图 无人机飞行员竞赛(物流)。通讯员供图 本次比赛展现“专业”,精心搭建了一个让大家发挥出色的竞技舞台。 “每个评分项目都是针对行业‘硬核’的。”王古昌表示,本次大赛严格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高级工)为基准,同盟分为员工团体和学生团体。比赛同时开始。每届比赛设计的共同任务都是直接针对专业领域的技术难点,只是弥补低经济行业的技能缺陷。 在无人机飞行员(物流)竞赛中,来自荆门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陈子庚参赛。他双手紧紧握住遥控器,目光锁定无人机——机身下方悬挂着一个模拟快递箱,必须准确投递到对应的“投递点”。随着螺旋桨的转动,陈子庚转动手腕,用拇指快速调整操作杆。无人机继续将“快递”送到指定区域。 “这次活动就像是一次航空快递测试,只要出错一秒,包裹就可能丢失。”赛后,陈子庚表示他笑称,在比赛中,他可以把在现场看到、学到的前沿技术分享给学生,起到以赛促教的作用。另一方面,飞机(钣金工人)竞技场的环境同样紧张。凌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选手何雨琪“塑造”一块铝合金板。钣金是飞机制造的“工艺之骨”。他时而前倾测量,时而随意敲击锤子,动作轻柔却精准有力。 “为了这次比赛我已经训练了三个月。”他说。 大赛参赛者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年轻人成为了这场比赛的对手。参赛者平均年龄31.8岁,“90后”占比依然下降至85.1%。年龄最大,54岁,参与无人机组装和维护;其中最小的16岁参加无人机飞行员(物流)比赛。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选择技术赛道,“白领变蓝领”投身技术岗位成为新热潮。 “荆门制造”翔云AS700载人飞艇模型,通讯员提供 “荆门制造”AG50轻型运动飞机。通讯员供图 “荆门制造”辰龙天使飞机。通讯员供图 滑翔伞VR模拟体验。通讯员供图 电动鹰快递无人机。通讯员供图 本次大赛秉持“开放”,力求打造主题独特的互动体验。 “荆门的低水平经济环境十分浓厚,比赛集竞赛和展览于一体,主办方的工作和日程安排在各方面都很完美。本次比赛不仅竞争激烈,而且有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夏杰表示。大赛将同步举办低高经济产业和技能展示人才成果,全面展示湖北低高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成果。“鲲龙”AG600、翔云AS700飞艇模型、AG50飞机、辰龙飞机、A2C飞机等 “荆门造”低空产品产品展示; “低空+运动”、“低空+科研”、“低空+文旅”等VR模拟展区和81个技术实现的展位无一不是亮点,带来“飞”的感觉。后天技能的展示各有侧重,既贴近生活,又体现了低层经济带来的独特之美。它设置了一个有趣且 直观的“微技能”体验,呈现一场可看、可玩、可学的技能盛宴。 这个com信访充满“实效”,积极为技能发展创造广阔天地。 大赛为技能人才准备了“成长快车道”。从选拔机制上看,大赛按照相关规定,对每届专业技能水平前8名的候选人进行晋级,涵盖了“以赛选才、以赛育才”的明确导向,打破了仅年龄、资历、学历的“天花板”,畅通了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从激励机制上看,每届比赛前三名的选手将被授予“湖北省技术能手”称号,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给予经济奖励。 “精神激励+物质保障”的双重支持,这一一流省份的荣誉赛,让技能人才获得荣誉、地位、抱负,“技能照亮未来”的信念更加深入人心。选手们纷纷表示,将把本次比赛视为一个新的起点。他们将以工匠精神,深入低空经济落地,用过硬的技艺,打造鄂中“天空之城”,占领千亿新赛道,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础。